隨著2017年江蘇高考成績公布,蘇州新草橋中學的“高考成績單”也出爐了。一份堪稱“奇跡”的高考成果,其背后又藏著什么故事和訣竅呢?帶著欣喜和疑問,我們采訪了新草橋中學的唐敏校長。
。
。
唐敏 校長
全國首批教授級正高,江蘇省化學特級教師,長三角化學學科專家,省333第三層次人才培養對象,姑蘇教育領軍人才,蘇州化學學科帶頭人、蘇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曾獲蘇州市五一勞動獎章、蘇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在省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2本,20余本教輔用書。主持和參與課題研究8項。受邀全國各地學術報告、專場講座40余場。
2013-2017,歷史性屢次突破的背后:堅定的辦學方向
自2013年起,唐敏老師擔任蘇州新草橋中學校長。對于學校的屢次突破與跨越式發展,可以說他是最有發言權的。談到學校的一次次歷史性突破,唐校長用一組數據最直觀地展現出來:
2013年,新草橋中學高考本科上線人數為16人;2014年,本科上線31人;2015年,本科上線達78人;2016年,人數突破到95名。到了2017年也就是今年,蘇州新草橋中學全校本科上線人數達到296人,是去年的3倍!
從數字上的變化,就可以看出學校不斷地飛躍和進步。憑借這樣的成績,新草橋中學也逐漸贏得了更多的社會贊譽和越來越多家長的口碑。然而,隱藏在背后的秘訣,卻是一種最樸素、務實的辦學理念。
唐敏校長為謀劃新草橋中學的發展,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學方面的革新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學校的辦學理念:立規矩,學做人。就是這樣看似十分質樸的理念,帶領著新草橋中學的師生們一步步走上新臺階。進一步擴展開來講,這其中又包括:重常規、培習慣——學校在常規這塊抓得緊,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樹風氣,鑄學業——學校、學生的風氣正了,才能成就學業……
走在校園里,就能看到教學樓外墻上掛著的幾個大字——培習慣 學做人 會學習;唐敏校長與他的教育團隊始終秉持這樣的態度,“我們的學校不需要‘高大上’的辦學理念,就是需要踏踏實實地去做,讓學生學會做人,培養習慣,讓學生會學習?!?
“輝煌2017”的背后:師生的“血淚奮斗史”
2017年蘇州新草橋中學幾大高考奇跡:
★高三(1)班金讚榮同學已被北京大學錄取,該同學初中、高中都在新草橋中學就讀,一向品學兼優。他當年中考成績為631分。
★2017年高考藝術專業類考試中,全省美術專業考試成績第1名來自新草橋中學;美術、音樂、傳媒專業的專業成績均分,超省控線幾十分;藝考上線率達90%。
★高三(1)班理科重點班100%本科上線,其中有5名同學達本一控制線;兩個文科重點班的本科上線分別為89%、80%;其他普通班本科上線人數都為兩位數,其中兩個理科普通班的本科上線率超50%。
★全校本科上線人數為296人,其中藝術類、體育類本科上線人數在80人左右。
唐校長坦言,這份輝煌、沉甸甸的成績單背后,是很多的艱辛。從校長室的幾位校長,到分管畢業班的年級主任、年級組長,這支團隊整個高三學年,都陪伴在學生左右,“幾乎可以說,一年時間都沒回家吃過晚飯”。在同學們的學業上,三年來學校免費給學生進行提優補差,還聘請外校的骨干教師和專家來學校進行專題輔導。
堅守在高三教學一線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們,也一直無私地耕耘著。學校高三年級組長、同時也是高三(7)班的班主任徐老師對此有著深刻地感觸。她舉了幾個例子:高三(1)班的班主任朱老師,幾乎每天都是到學生晚自習結束9點45分后才離校,還有很多高三年級的老師都是如此。在給學生的陪伴方面,老師不是等學生自己來反映問題,而是主動地去詢問孩子,在處理過程中充分了解家庭的情況等。針對有的家庭管理對孩子的管理不夠嚴格的情況,老師都會不停地與家長電話溝通,與孩子談心。
徐老師自己班里有這樣一個孩子,在高三時學習壓力特別大,她在了解情況后及時與孩子家長取得聯系,讓孩子回家調整休息一天,也給這個孩子做心理疏導…還有一個孩子總是在考試時發揮不太穩定,徐老師主動讓成績好的孩子與這位同學與一起學習,這位同學最終在這次高考中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
這樣的事例,在高三團隊之中還有很多。能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是孩子、家長、老師、學校四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高三的老師們都以學校、學生為重,一點一滴地積累,功在平時。三年的高中,回過頭來看這一路的歷程,確實非常不容易。
展望前景:“新草橋”的未來更加可期
新草橋中學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和變化確實令人欣喜,我們也更加期待它今后的發展。展望未來的發展,借用唐校長的話來說,“我們豪情滿懷”。
作為光華集團的民辦高中,新草橋中學得到了集團的大力支持——近兩年來投資1.5億,對學校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級。據悉,所有的升級和改造將在2018年初完成。屆時,整個學校的校容校貌和硬件設施都將煥然一新。
此外,在高中部騰飛的同時,新草橋初中部的教學成果同樣喜人,初三中考成績在高新區排名第三。如今,辦學規模日益擴大。今年秋季,新初一計劃招收4-6個班。初中部的發展必將為學校高中部的發展尤其是在生源這方面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教學質量的提升,帶動了新草橋中學初、高中生源素質的提升。就初一來說,目前學校招收的生源已經都在中等水準。對此,唐校長也表示,他會將這項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即“對于中等水準的孩子,跟蹤看看他們的發展”;因為他始終都認為,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如今他已經有了不少案例。
關于師資團隊的變化,一方面學校采用了很多激勵機制來發展教師,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放開職稱評定的名額限制;在聘任過程中也采取比如對于低職稱骨干老師的“低職高聘”等措施,充分體現教師的加薪與職稱晉升密切相關。學校的教師團隊們一如既往的齊心協力、默默奉獻,唐校長深情地將這支隊伍稱作學校能不斷前行的“發動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用這句話來總結新草橋這幾年的發展歷程最合適不過。在新草橋發展崛起、一路走來的過程中,唐校長深刻感受到,讓學生學會做人,讓學生培養好習慣,同學們學業成績是自然而然會上去。“這幾年來,我們也明顯感受到,這樣子去做它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倍@里所說的意義和價值,從短期來看,學生們自我發展的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這對于他們人生的影響都會很大。從學業的進步來看,新草橋中學的初中和高中學生,他們從模擬考到高考會有很大的突破,這也顯然可以看出,這里的孩子們信心滿滿,他們愿意全力以赴去拼。學校培養學生的價值,也就由此體現了出來。